13506422659
新闻详情
聚脲涂料的发展史
2025-07-24 09:19:40

聚脲涂料的发展经历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应用的过程,其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。以下是聚脲涂料的主要

发展阶段:


---


1. 起源与早期研究(20世纪50-70年代)

- 聚氨酯化学的延伸:聚脲的化学基础源于聚氨酯(PU)研究。20世纪50年代,科学家发现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反

应可生成脲键(-NH-CO-NH-),比传统的羟基(-OH)反应更快、更稳定。  

- 初期探索:早期聚脲研究受限于原料(如高活性胺类)和工艺,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,尚未形成成熟的涂料体系。


---


2.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(20世纪80-90年代)

- 喷涂聚脲弹性体(SPUA)诞生:  

  - 1989年,美国Texaco化学公司(后并入Huntsman)的Dudley Primeaux首次开发出喷涂聚脲技术,通过快速反

应的异氰酸酯(A组分)与胺基聚醚/胺扩链剂(B组分)结合,实现秒级固化。  

  - 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聚氨酯涂料固化慢、受湿度影响大的问题,成为聚脲商业化的关键突破。  

- 早期应用:20世纪90年代,聚脲率先在美国用于军事设施(如装甲车防腐)、地下工程和工业地坪,但成本较高,

推广有限。


---


3. 材料优化与市场扩张(2000-2010年)

- 原料与工艺改进:  

  - 开发低粘度、高活性的胺类扩链剂(如Jeffamine®),提升喷涂流平性。  

  - 引入半聚脲(Hybrid Polyurea),部分采用羟基树脂降低成本,拓宽民用市场。  

- 全球应用兴起:  

  - 基建领域:桥梁(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跨海大桥)、隧道(中国青藏铁路工程)采用聚脲防水防腐。  

  - 环保需求:聚脲的无溶剂特性符合欧美VOC法规,推动其在储罐、污水处理中的应用。  

- 中国市场的崛起:2000年后,国内企业(如青岛海洋化工、江苏晨光)引进技术并自主创新,聚脲在奥运场馆

(“水立方”)、高铁等工程中普及。


---


4. 高性能化与多元化发展(2010年至今)

- 功能型聚脲的涌现:  

  - 耐高温聚脲:适应石化、核电等极端环境(如150℃以上工况)。  

  - 防火阻燃型:添加纳米氢氧化铝等,满足建筑防火标准(如GB 8624-2012)。  

  - 绿色低碳型:生物基聚脲(如蓖麻油衍生物)减少石油依赖。  

- 施工技术升级:  

  - 高压喷涂设备智能化,提升涂层均匀性。  

  - 开发可手工涂刷的聚脲产品,弥补喷涂局限。  

- 新兴应用场景:  

  - 新能源领域(风电叶片防护、锂电池厂房防腐蚀)。  

  - 3D打印结合聚脲,用于快速修复工程。


---


未来趋势

1. 智能化材料:自修复聚脲(微胶囊技术)、温敏变色等功能涂层。  

2. 可持续性:回收利用、生物降解聚脲的研发。  

3. 低成本化:通过原料本土化(如国产异氰酸酯)降低价格,进一步替代传统涂料。  


---


总结

聚脲涂料从实验室的化学发现到全球工程防护的主流选择,其发展史是材料科学响应工业需求的典范。随着环保法规

趋严和工程技术升级,聚脲将继续向高性能、多功能、绿色化方向演进,成为大型工程不可或缺的防护解决方案。


留言

在线留言

您的姓名:
联系电话: